2025-08-12 13:38:57 | 创造网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72年,其前身是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2001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经过42年的发展,是具有招收硕士生、本科生、成教生等多个办学层次、规模较大的学院。我院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重庆市立项建设的十二五重点学科,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个二级学科,是我校及市内外同类学科中办学历史较长、基础较雄厚、学科水平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1人,博士16人(另有在读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24人,校外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7人;11人次入选重庆市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等,85%以上的骨干教师具有国外留学、讲学、访学经历。
学院不断推进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我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英语课程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1、2004年相继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授予权,招收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英语国家文学与文化、日语语言与文化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于2006、2010年相继获得教育硕士和翻译硕士授予权,在读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学院开设英语(师范)、英语(信息技术)、翻译、日语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在读本科生1700余人。英语(师范)专业始建于1972年,是我院着力打造的优势特色专业和校级特色专业(2008),在2010《中国大学教育分专业排名》中,我院英语本科专业被评为A级,排名63/582,是2014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推荐的重庆师范大学三大优势专业之一,自2014年起该专业在部分省市纳入一本招生;英语(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是我校与全球第二大软件教育机构——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为适应重庆市以及全国迅猛发展的信息产业需要联合开办的复合型专业,有广阔的专业发展前景。
学院设有英语系、日语系、翻译系、研究生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和学生工作部,拥有4个校级科研平台(现代外语与教师教育研究基地、东非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所、翻译与文化研究所)、10个市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以及一批包括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翻译实训基地、同声传译室、语言实验室、外语资料室等在内的、充足的现代化教学科研资源。
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及其他项目35项;获市级奖5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国文学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40余部。
学院学生工作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制定、实施了学生能力素质拓展计划,建立多面体训练营,举办模拟招聘会、外语节和党员110服务团等五大自主创新品牌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院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英、美、日领事馆,重庆外事局等单位保持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日本信州大学、日本广岛文化学园大学签订了留学生交换协议,与日本外务省建立了重庆市唯一的公共交流平台“中日交流之窗”;联合开办了多个学生国外实习实训项目,如史迪威Work & Travel短期实习项目、史迪威美国名校夏令营项目、中国澳大利亚大商会学生实习项目等。另外,学院先后承担教育部、重庆市、香港田家炳等各类英语教师培训项目12次,为重庆地区外语教师的职后培养做出了贡献。
目前,学院正进一步汇聚优秀人才,凝练学科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提档升级,加快内涵发展,建立起适应社会需要,多层次、多规格的外语教学体系,培养出语言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优质外语师资和外语专门人才,成为西部领先、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外语师资培养基地。 外国语学院自创建以来,已先后培养出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学、经贸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毕业生共计三千五百余人。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训练,毕业生能够胜任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英语教学以及语言研究、翻译、涉外旅游、文秘、商贸等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其强大的师资力量为特色,拥有一流的研究机构,如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 、 德国研究中心 和 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32人,其中专职教师121名,阵容包括12名教授和52名副教授,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高达90%,博士及在读博士占38%。学院还聘用有15名外国专家和教师,为教学增添了国际化色彩。在校生方面,本科493人,留学生2人,研究生79人,以大学英语教学部为核心,目前有52名教师在岗,学历结构上,博士(含在读)教师12名,占比22%,硕士35名,占比67%,学士6名,占比11%。职称结构体现出学院的高水平,高级职称教师18名,占34%,中级职称29名,占55%,初级职称6名,占11%。年龄结构方面,年轻教师占25%,中年教师占47%,经验丰富者占17%,年龄梯度合理且富有活力。
教学多元化体现在学院的5个本科专业,包括英语、俄语、日语、德语和法语,以及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方向涵盖外国文学、外国文化、外国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
在科研方面,学院在近三年内承担了3项国家社科项目和10余项教育部及北京市项目,教师已发表学术专著14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2篇,显示出学院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院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近20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已与两所国外大学达成了合作办学意向,体现了学院的国际化视野和开放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前身为人大外语系。 创造网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英语专业博士点?的相关内容。
1. 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一级博士点,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科英语分数线统招为:560分,地方专项为:556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科英语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文学院,科类为文史/历史,考试类型分为统招和地方专项,其中统招录取人数为18人,最低分为560分,最高分为567分,平均分为562分,地方专项录取人数为4人,最低分为556分,最高分为558分,平均分为557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英语专业的优点有:1、升学深造比
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是一本专业吗是的。根据近几年《大连外国语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文科和理科知谨洞的录取显示,英语专业都是本科第一批录取。大连外国语大学地处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省属高校,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晌段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哪个好?1.论硬件设施两所学校毗邻,整体都不算大。都是老牌强校,所以建筑物都相对比较旧。但是人大2000年纪宝成校长上任以后,校园西部有非常之大的变化。明德楼、知行楼群、品园六、世纪馆、公共教学楼一楼等大型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改观非常大。特别是2011年5月新进投入使用的新新图书馆,极其大气磅礴。相比之下,北京外国语大学除了校门比较有气势之外
四川外国语大学有找二本的英语专业吗四川外语学院的二本专业:1、俄语2、新闻学3、越南语4、商务英语5、德语6、朝鲜语7、泰语8、西班牙语9、意大利语10、法语11、英语12、翻译13、阿拉伯语14、日语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简称川外,始建于1950年,位于中国中央直辖市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是新
一、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哪个好1、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37年和1964年。2、中国人民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隶属关系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3、中国人民大学是在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北京。4、中国人民大学是公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公办。5、中国人民大学是本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本科。6、中国人民大学是211,985,北
2012年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实施好“阳光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学校的全称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部标代码为13641,注册地址为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第三条 学校办学类型为独立学
小语种考试?小语种定义小语种,顾名思义就是相对英语、日语这些应用面很广用者甚众的外语而言,只在少数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正是由于应用面窄、小语种的专业外语人才一直也是小范围的由少数几个学校进行,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小”了。[编辑本段]小语种招生录取方式:单独考试,提前录取在京各高校小语种的招生录取方式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北京生源和京外生源两种情况。无论北京地区还是京外地区的考生都需要参
2024-11-04 21:06:40
2024-12-22 16:30:03
2024-11-22 10:00:37
2024-11-05 18:13:39
2024-09-06 09:13:33
2024-12-04 1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