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10:12:33 | 创造网
浙江高考试点方案幕后:2年先后修改超30次
高考改革大幕拉开,幕后有怎样的故事?钱报记者专访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揭密:为何试点是浙江
本报记者王玲瑛
这次新高考改革,由教育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试点。之前,相关省份传出过试点消息,最后敲定的是浙江和上海,成为全国两大试点地区。
早在去年年底,浙江已拟定了一份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只等教育部全国方案出台,根据全国方案做出调整,再向社会公布。那时,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浙江争取成为试点省份,但还没有把握。
教育部最后选定浙江,昨天,刘希平把原因归结于,浙江有全面的高中新课改和高考招生改革的良好基础,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其来也渐,其入也深”。
为什么试点是浙江
因为有教育改革的良好基础
这是一个快得出人意料的时代。
2年前的9月,浙江开始全面推行“深化高中课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选择权,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当时钱江晚报记者采访刘希平厅长时,他预计10年后,高考改革将与高中新课改配套,给学生更多自主权。那时刘希平还有些无奈,与高中课改相衔接的高考制度,是国家层面的设计,浙江希望在国家层面能早一些进行高考改革。
如果高考改革遥遥无期,这意味着,高中新课改会走得有些踉跄,一只脚往前走了,一只脚还在原地。这样的现状,会让家长和高中老师忧思重重,累觉不爱。
仅仅过了2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浙江和上海成为了全国两大试点地区。
刘希平把浙江这些年的“渐入、渐深”改革排了一个时间表:
2008年,浙江做了小范围的考试科目高考改革,英语听力、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实行平时考试,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
2009年,浙江高考科目进行分类,考生可在三大批次中自主选择。第一批科目,在保持原有“3+X”组合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第二批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第三批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考生可以自主选择,量力而考。
这个方案实施后,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建国在一次调研中不无感慨地说,“在浙江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推进高考改革的信心”。
2011年,浙江高考招生率先尝试“三位一体”,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012年,浙江开始全面深化高中新课改,在普通高中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也开始进行分层教学,并实行弹性学时,给学生更多选择权。
刘希平阐述,当时深化高中课改设计,是想为学生找一条多样
化发展之路。之前,在普通高中,长期以来似乎只有一条路:升学。教育更多是一种标准化培养,让所有人在一个模子里成长。但有的人,天生对动手感兴趣;有的人,天生对艺术感兴趣;有的人,天生对数学感兴趣……统一学习,就会学得很痛苦。深化课改,是想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将来对他有益的、适合的东西。
2013年,浙江省提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使之升格到国家级考试要求。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考场;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全科开考、一年2次,学生每科可自主选择参加2次考试,并选用其中一次成绩;成绩报告采用等级制。
这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提供了制度支撑。
此外,浙江高考的平行志愿、高职提前招生、单考单招等改革,均已有多年实践。
“2009年的浙江高考科目分类,与当下高考改革方案的分类考试,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2011年,浙江‘三位一体’招生提出的综合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与统一高考相结合,与今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在脉络上也是一致的;2012年,深化高中新课改,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与这次高考招生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结合的思路完全一致。”刘希平说。
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浙江就这样一步步获得了“试点”资格。
为什么设计了那么多科目
因为想让学生有个性化选择
高考改革方案纷繁复杂,细节林林总总,但改革的内核却很清晰: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给学生和学校更多选择空间,使之符合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
选择权,或者说选择性教育思想,是刘希平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期间,数不清在多少场合或会议中阐述过的教育理念。
在深化高中课改时,他就说过,“我自己想像,经过多少年的努力,这个以‘选择’为主旋律的改革,会落地开花,以前那种育人的统一标尺,会完全改变。衡量学习,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群孩子的成功。”
这个“多少年的努力”,当时刘希平做了一个估计:10年。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这10年的预计,将大大缩短。
“高考确实是个指挥棒,它对现实教育影响很大,会倒逼高中新课改,给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刘希平把“选择权”比喻为理解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钥匙,理解选择权,也就理解了新高考。
“要理解我们这次高考改革,为什么设计了那么多科目让孩子选,那么多考试机会让孩子选,就是想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可以文理混搭
,可以跨界,孩子不用苦苦地和自己的短板较劲,使他更多品尝到自己的成功。”
“我们现在都认同,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但什么教育才适合孩子,我们很难事先设定,选择性教育,就是要在学和教过程中不断发现,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不是孩子的第一次选择,就一定是他的兴趣、能力,他也要靠选,靠试,然后调整。”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老张家的孩子学奥数被自主招生了,我家孩子也去学奥数;老李家的孩子学钢琴被当作特长生招走了,我家孩子也要去学……家长要做的不是跟风,而是发现孩子的唯一性,发现孩子的特长,而不是根据别人的经验来事先设定。” 浙江新高考改革,昨天只是拉开了大幕,具体实施还有非常多的困难。刘希平目前最大的担忧是诸多期望值的冲突,“我理解,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方案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很多期望值在当下无法满足,甚至很多期望值是互相矛盾的。比如专家希望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招生权,但家长也许希望有更多刚性要求,以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我们只能不断探索,让制度向更合理,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去做。我想,未来总会越来越好。”
昨天公布的试点方案
前后修改了30多次
“从初稿到昨天方案公布,据我估计,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大概修改了30次以上。”一位曾参与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调研的中学校长昨天透露。
全程参与方案起草修改的一位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2013年年底的方案,基本格局与现行方案一致,像不分文理、选考科目多次考试等都没变,每次修改和调整都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早先的方案里,学业考试分等级,在等级制转换赋分时,原来的设想是5分一档,后来高中校长们提议,档次差别太大,后来改成了3分一档。
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方案征求意见,邀请最多的是高中校长,包括重点中学、农村中学、普通中学等学校的校长代表,然后是省里的意见,高校的意见,专家的意见,一定范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等。
作为国家层面的改革,高考改革方案保密要求高。一名中学校长说,“我们参加会议,都有保密要求,现场不能做笔记,不能录音,不得拍照,方案看可以,但不准外带,也不能做个别解读。”
“新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模式的改变,引发学校管理要变革,传统班级、传统的教学流程、课时安排,都要重新设计,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选择。”一名校长说,这中间压力很大,特别考验执行中的智慧和艺术。
浙江
高考试点方案要求,高校要提前公布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和其他选拔条件。2016年10月,浙江将第一次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省外高校能针对浙江试点,提前公布选考范围吗?
省教育厅工作人员昨天表示,教育部已经对省外高校提出要求,这一点浙江考生和家长不用担心。
一位高中校长则透露了更详细的时间表,据说明年5月之前,各个高校会根据专业要求提出对学生必考科目的要求。
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还能自主命题吗?
浙江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直到目前为止,教育部还没有明确表示。但国家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到,将逐步增加全国统一命题,所以浙江还在等国家的统一安排。2016年和2016年高考,语文、数学还是浙江自主命题,外语笔试也是浙江自己命题,听力委托国家考试中心命题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研究生和高考哪个更难的相关内容。
考研究生和高考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考试,但其难度因人而异,很难一概而论哪个更难。以下是对两者的简要比较:
1. 难度内容:
- 高考:高考是中国大陆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理科或文科选考等科目。它要求考生掌握中学阶段的知识,并且对各科目的考察范围有明确的标准。
- 考研究生:考研究生是指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考试,涉及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测试。针对不同专业,考试内容和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2. 竞争程度:
- 高考: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参加高考的学生众多,录取率相对较低。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获得理想的大学录取机会。 创造网
- 考研究生:考研究生的竞争程度也很激烈,但相对来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相对较少,录取率相对较高。不过,一些热门专业和高水平的院校仍然会有很高的竞争压力。
3. 准备时间:
- 高考:高考通常是在学生完成中学课程后进行,学生会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做准备。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需要复习和巩固中学阶段的知识,并参加模拟考试和冲刺班等培训。
- 考研究生:考研究生的准备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左右。考生需要系统地复习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备战综合素质测试和英语考试。
总的来说,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究生,都需要考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努力。难度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和备考策略等因素。因此,无法简单地判断哪一个考试更难,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江育人高复学校有哪些优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特长生高考有哪些优势?一、文化课成绩比较低在体育特长生考大学时,一般文化课的要求都是比较低的,在选择学校时我们要挑选那些招体育特长生的学校,这样进入好大学自然就会容易一些,而且就业的前景会比较好,在一般情况下进入大学之后是可以转专业的,如果不想再从事体育专业,我们可以选择转到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对于一些文化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走体育这一条路,但是在锻炼的时候一定不要偷懒。二、
婺源县成人教育有什么优势?国家认可吗?1、入学相对容易目前成人高考高中起点考试科目设置比较低,更便于高中、中专、技校、高职、初中毕业生参加考试。入学考生成绩达到所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即可接受成人高等教育。2、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根据相关规定,通过成考完成学业的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成考可报考公务员、国家司法考试、及其它统一考试等等,国家、企业、公司、学校、单位均认可
2024体育生高考新政策有什么优势?2024体育生高考新政策有什么优势如下:1、提高对运动员等级要求,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2、文化取消“单招线”,2024年起,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专业测试。
福州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福州大学是福建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拥有多个优势专业。以下是福州大学的一些优势专业:1.电子信息类专业:福州大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专业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多个方向,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师和技术人才。2.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福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该专业注重
江苏单招苏南有优势吗江苏单招苏南没有优势南京一些比较经济发达的苏南城市要比其他城市难些。单招是教育部完善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种不同于高考的录取机制。是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会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过程。单招的优势:1、不需要很高的成绩,也可以上一所好的院校。2、如果单招被录取,可以不用参加高考,提升升学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录取线根据查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得知,2023年单招录取线为175分。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教育厅主管、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始创于1958年,2004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省卓越高职院校、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国家(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
2024复读生赚大了为什么有什么优势2023年985211大学相应扩招,传统“一本”大学扩招增速仍较大,因此2024年考名校、考“一本”比往年更容易;复读生比应届毕业生有更多的基础知识和信息积累优势,教材的知识是复读生的锦上添花。一、2024复读生赚大了2024年为新高考第四批次试点城市(广西、贵州、江西、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意味着明年首次实施“3+1+2”新高考
苏州第一中学升学率92.30%。根据苏州一中官网资料显示,2022年江苏省天一中学位于无锡市锡山区,是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学校创办于1946年,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在高考中,清华、北大2022年在天一中学共计录取20人,学校一本达线率为92.30%,二本达线率为100%,是北大、清华、复旦、南大、中科大等著名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北京市高考的学生为什么有优势?优势大吗?各种
2024-02-01 09:08:27
2024-02-01 08:35:31
2024-01-27 14:52:50
2024-01-27 12:09:10
2024-01-30 03:15:58
2024-01-27 0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