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08:24:02 | 创造网
高中作文是应试作文,最有效就是 仿 写 别人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仿写那些文章文采特别好的,这点学不来。要找文章简单,语句通顺,说理性强的文章,就是好的议论文。适合写议论文题目在高考作文题中比重最大。 创造网
对于应试作文来说,详实可感的事例,匠心独运的构思,新颖别致的标题,优美华丽的语言等,这些都是高分的致胜法宝。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当是以玲珑的语言作为基础的。而对于语言的雕饰方法真可谓千姿百态。例如:可在文首以气势恢弘的排比句引入自己的文题,还可以在个别抽象性事物的描写上加以生动美丽的比喻句。不光如此,比拟句的着重应用更能凸显文中的主人公或主要事物,把它们写得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让人倍感亲切。当然,像相关诗句或名言警句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写议论文时,用诗句或名言引出自己所要陈述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不仅能使文章深度、广度大大地升了一个台阶,而且对整篇文章的语言程度也有一定地飞跃。
1、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常——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作文点评:江苏卷的作文一直以来都是与其他省份乃至全国卷迥异,人家是材料作文的时候,江苏卷是命题作文,等到今年全国卷开始向材料加命题的方向转变的时候,它却变成纯材料作文了,这就是个性所在吧。本次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从俗话说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通常思维,也是惯性思维;“有话则短,无话则常”,这是从“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这个角度阐释的。前者是中规中矩,后者是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现实生活中彰显个性的现象很多,可以从正面解读其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也能从反面显示出其怪异的取向。关键是看待的角度。立意的时候,考生可以抓住关键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来确定立意,比如“彰显个性”“创新与守规”等。选用文体的时候,考生可以选择记叙文,从正面彰显人的个性魅力和创新意识,也可以从反面用讽喻的形式发人深思;同样考生也可以选择议论文,借助论述阐述“创新”和个性的魅力。
世界上的事情有因必有果,审读重庆作文材料材料就可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工人被救,是因为那个门卫,门卫之所以会去寻找他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抓住了这个条理,该则材料的审读角度就明晰了。
1.回报的角度。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那个工人简单的问候,也许是出于习惯,但不管怎样,就是这简单的问好救了他的命。
2.习惯的角度。门卫习惯了那位工人每天的问好,而突然有一天没有了这种问候,不习惯了,就有寻找那位工人的结果。好习惯让人受益,自然,辩证地说,坏习惯也让人受伤。
1、2016年辽宁、重庆、陕西等省高考使用全国二卷,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为: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今年的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阅读价值观,属于限定性材料,一改以往作文审题宽泛、文题八股的弊端,重视对学生认知思考、情感体验的调动,强调学生讲真话、谈真情。这是今年作文题的创新点。
材料中提供的三个角度,要求任选其一,审题难度缩小,每个角度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内有限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纠正长期存在的语文教学教考分离的认识误区;课外大量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厚积累,超越课内知识的限制;社会实践角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这部大书,贴近自然、走进社会,以一己之身感受体验,强调知与行。
2、培养语文素养三个途径都很重要,认识各有侧重,将三者结合,谈三者关系符合高考作文对辩证思考的要求,但命题中要求三选一,可能是命题者出于对考试时间、考场作文篇幅限制的考虑。
1、陕西考生要针对作文题目里面给出的材料 ,分析一下材料里面隐藏的丰富内涵,从材料中比较筛选出自己所需的材料,从材料中读出不同的感受,提炼出独特的意义,并在作文时从自己的角度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其文章的思想内涵得以提升,达到了较好的论证效果。
2、高考作文给出的材料如果对于考生来讲不是很熟悉,考生写起来就会觉得很难,所以高考作文的难度对于不同考生来讲是有不同理解的。只要考生能够按照作文要求去写,具体写什么内容都是没有限制的。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格式或体裁去写,可能会扣掉1-5分的分数。
1、2016年湖南等省高考使用全国一卷,今年全国一卷是漫画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回归颇有些出人意料,很可能让一些考生心慌意乱,手足无措。不过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审视,会发现所提供的漫画内容明晰,审题立意的难度并不高
2、 立意求准:今年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承载了新课标的理念“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今年的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思考如何对待学生的分数,进步与退步。
3、漫画呈现的无疑是教育方面的功利行为,退步了就责打,进步了就表扬。这样的做法脱离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是盲目而不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无疑是教育孩子要从孩子的自身实际出发,严格要求而不加以苛责,赏识鼓励而不过分纵容。
4、自由表达:新课标鼓励高中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今年作文题审题不难,文体不限。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与生活积累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可写成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书信、演讲稿、辩论稿等。但是不论什么文体,一旦选定,就要遵循此种文体写作规律,凸显文体特点,切莫因文体不限而写的文体“四不像”。再者,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要注意结构的完整,感情的真挚,材料的准确,语言的流畅。
1、今年安徽省高考材料作文的回归颇有些出人意料,很可能让一些考生心慌意乱,手足无措。不过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审视,会发现所提供的漫画内容明晰,审题立意的难度并不高
2、 立意求准:今年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承载了新课标的理念“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今年的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思考如何对待学生的分数,进步与退步。
3、漫画呈现的无疑是教育方面的功利行为,退步了就责打,进步了就表扬。这样的做法脱离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是盲目而不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无疑是教育孩子要从孩子的自身实际出发,严格要求而不加以苛责,赏识鼓励而不过分纵容。
4、自由表达:新课标鼓励高中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今年作文题审题不难,文体不限。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与生活积累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可写成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书信、演讲稿、辩论稿等。但是不论什么文体,一旦选定,就要遵循此种文体写作规律,凸显文体特点,切莫因文体不限而写的文体“四不像”。再者,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要注意结构的完整,感情的真挚,材料的准确,语言的流畅。
阅读书籍显然来不及了
最重要培养语感,多读一些报纸,给予一定的评价,
没有事情的时候看一些杂志,光看是没有用的,学会摘抄
适当的时候把他们背下来,平时可规定时间阅读短小的篇目.有灵感了将此时的心情写下来,汇集成册,对你也有好处!
中考语文改革已明显倾向于读写考查,作文得分高是语文得优分的关键。因此如何辅导学生临场作文技巧,是值得毕业班语文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命题要新颖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平时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尽最大可能创造出新颖的作文题目,以争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如,面对题目《_________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若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读_______我真______》(2)《听________我真_______》(3)《看_______我真_______》。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
二、开头要引人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三、内容要情真
构思内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动人。切勿内容假、大、空,切勿写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不能感动自己当然便不会感动别人,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内容,这感动自己的内容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琐屑的小事件,小细节;或者是自己曾阅读过的有很深印象的书刊登载,写作时可以将旧内容换新角度使用。写自己的真感,如《尴尬的一幕》。考生写一细节:走廊上,与老师擦肩而过,自己试着努力想对老师说声“老师好”,可终于没有说出来,面对老师的微笑,自己低头而匆匆逃过,感到尴尬至极。这是一个真切动人的小细节,是作者的实情流露,更是文章内容的精华细节。真情的细节内容构成文章的血肉躯体,是好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分作文的关键,因为好细节才能打动批阅者心。
四、结构要创新
精心布局,创新结构框架,在阅卷者面前树立完美的整体形象,并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反复排比式、日记体式、剧本形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问答式、应用文体式等,都是有创新意义的结构体,且这种新框架极利于考场作文获取优分印象。如考生写《吴诚信的就症报告》,结构上以“病情”“病因”“处方”的体式布局谋篇,给阅卷者以新颖的结构感,因此这篇作文在考场中获得了满分。
五、书写要工整
工整、流利的书写给人的印象是:如同步入卫生清洁的场地。读一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如见到漂亮的罗敷,使“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工整的书写是考场作文给评卷者的良好直观印象。并且,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重、尊人的表现。
关键字:哲理 思考 联想
如果抓住了这几个字眼,我们再回头把诗多读几遍,也许就可以找到一个作文的立意。
交流四水抱城斜。交流 水,这说明水的流动是无常的,但却遵循一个道理:水往低处流。
散作千溪遍万家。这句揭示的是水道密布,附近居民择地而居。
深处种菱浅种稻。此句反映的是居民根据当地的地形以及农业条件,选择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不深不浅种荷花。最后一句仍然是对第三句的阐述。 整首诗表达的哲理就是,在水道密布的江南小镇,居民根据地势、地形、地理条件而选择居住方式和农作方式。我们再进一步发散思维,不难想出,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理解了命题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作文信息,下面就是写作文了。至于文体的选择,个人觉得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
2019江苏高考作文什么写?解释如下可以,你的作文没跑题。2019江苏高考作文写人生的酸甜苦辣咸是可以的。这次江苏卷作文传承了一贯的出题风格,就是命题范围很广。题目为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物各有性,共存共生,五味调和,百味纷呈。核心立意就是人生丰富多彩,不应是“水加水,盐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啥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名字介绍如下: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高考作文有哪些题目类型?随着2023年语文考试落幕,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也出炉了,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全国甲卷,是根据“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展开联想与思考。从题目来看,“时间”和“技术”是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工作安排和行程,不过,技术创新也是一把“双刃剑”,让人们更好
你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写什么?我清晰的记得2018年全国卷I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请以‘告别战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一个关于告别战胜与成长的话题。我当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描述在不同阶段告别战胜的过程,例如童年时期、青春期、成年以及老年。2.分析告别战胜带来的成长与改变,如个性成熟、价值观塑造、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3.在讨论告别战胜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具体的个人经历,以
高考语文作文300字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语文作文300字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高考语文作文300字篇1小山鹰刚开始试飞,飞得跌跌撞撞,东倒西歪,活像喝醉了酒的汉子。山鹰妈妈满意地连声鼓励:“孩子,飞得好!飞得很好!再飞一遍给妈妈看看!
广东高考作文题及优秀导语:导语:2017年高考各地高考已经开始了,每年高考语文科目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作文题目了。那么2017年广东省高考作文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吧:2017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盘点过去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2016年:漫画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年:感知自然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什么吗?你写了什么?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是“为理想而奋斗”,这可真是个挺有意义的话题。我还记得当时坐在考场里,手心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脑袋里却思考着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对我来说,理想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激发了我不断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理想不是空想和幻想,而是我们心中真正向往的东西,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我的理想,也是我高考那年为之努力的动
高考的作文是什么高考的作文如下: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新课标II卷:青少年自己的空间;北京卷:续航、亮相;上海卷:探索世界;天津卷:使命与担当;扩展知识:高考作文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高考)语文卷最后一题或几题(包括小作文)。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
2024-01-04 02:53:38
2023-12-26 16:56:47
2024-01-10 07:07:17
2024-01-04 05:06:15
2024-01-04 01:44:42
2024-01-03 09: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