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报考 > 正文

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

2024-12-31 09:57:09 | 创造网

今天创造网小编整理了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

东北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入围分数线和综合成绩录取分数线普涨!

东北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旨在选拔有志于科技领域的高中毕业生。本次计划主要招收自动化专业学生,要求物理与化学双选的省份参与综合改革,非综改省份招收理科生。自动化专业自20世纪5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一流本科建设点,旨在培养自动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专家。该专业特色明显,结合控制与管理的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软件与硬件的平衡。2022年,东北大学设立“郎世俊”强基计划实验班,成为全国首个强基计划自动化专业,并实施“本科-研究生”衔接培养和小班化教学模式,提供全方位的发展机会。
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另一类是在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获奖学生只需达到一本线即可入围校考,而高考成绩学生需达到一本线并在成绩基础上进行排名,比例不超过招生计划的6倍。竞赛获奖学生在入围环节具有优势,有助于提升解题和思维能力,对综合评价成绩有积极影响。近年来,入围分数线整体上升,尤其是山东、江苏和湖北,而安徽略有下降。高考成绩是入围的关键,而校考成绩在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将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尽管综合成绩录取分数线去年未变,但计算方式是将高考成绩与学校考核成绩按比例合成。
目前,有三分之二省份的综合成绩分数线出现上涨,山东和安徽保持不变,其中安徽的分数线最低。对于安徽考生来说,这构成了报考东北大学的有利条件。建议考生密切关注最新信息,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

如果所有的学生学习都很努力,中考录取分数线会不会水涨船高?会不会仍有一半考不上高中?

肯定地说,录取分数线会水涨船高,还是有很多人考不上高中的。

因为发达的省市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等)普通高中录取率大概在50%—60%,不发达地区的中考录取率更低,原因也很简单,高中学校少,初中升高中的人比较多的话,有些学生就会无法到高中就读。裙子,现在中考竞争比高考更激烈,中考考生压力比高考考生的压力更大。 创造网

以北京2020年中考录取率为例,离北京城区比较远的燕山录取率才百分之五十七,房山录取率百分之六十一。而市中心的西城区和东城区录取率就百分之九十多。

所以才会有学区房很贵的现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

2020年北京各个区录取率

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的相关内容。

很考生都想知道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
关于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咱们考生能报就报,一个都不放过。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也执行平行志愿,只要符合条件,不要空着。能够留在这个批次,就优于下个批次,能确保自己读本科,就尽量不要去报下个批次,这是我们大的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投档录取时,考生是参考某高校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来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阶段,考生分数构成更多变,有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被退档的,有的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的,有的考生因为分数太低而未被投出的,这些考生都可能填报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来参考并不合理。
所以,考生需要仔细分析拟报考的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如果该高校往年也参加过征集志愿,则应分析参加征集志愿后录取分数上涨情况如何。如有需要可以致电高校咨询。

征集志愿的录取规则有哪些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在相应的分数线上或者分数要求以上,按考生高考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考生总成绩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再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到最先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
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段)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充录取;“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吗”相关推荐
被录取了还能报征集志愿吗
被录取了还能报征集志愿吗

被录取了还能报征集志愿吗被录取了不能报征集志愿。已经被学校录取就代表着档案已经被学校拿走了。档案被学校拿走后,征集志愿的学校就拿不到你的档案了。征集志愿是指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为了完成计划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其针对的对象是在同一个层次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因此已经录取的学生就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征集志愿和正常录取区别:1、区别就是征集志愿是直接志愿的补充,先

2024-10-09 01:23:20
“被专科录取了能报征集志愿吗”?
“被专科录取了能报征集志愿吗”?

“被专科录取了能报征集志愿吗”?不能。所谓征集志愿是指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为了完成计划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其针对的对象是在同一个层次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因此已经录取的学生就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为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被专科志愿录取后,还能填报征集志愿吗

2024-09-09 06:13:48
被专科志愿录取后,还能填报征集志愿吗
被专科志愿录取后,还能填报征集志愿吗

被录取了又点了下征集志愿显示已经被录取不会有影响吧?一般情况下,被录取后再次点击征集志愿不会有影响。一旦你已经被录取,学校会将你的录取结果记录在系统中,再次点击征集志愿只是查看已经录取的信息,不会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但是为了确认,建议你咨询相关学校的招生办公室或者拨打招生咨询电话,以确保你的录取结果没有问题。被专科志愿录取后,还能填报征集志愿吗可以参加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为了填补高校招

2024-10-24 13:04:04
平行志愿中的征集志愿中第六志愿录取可能大吗
平行志愿中的征集志愿中第六志愿录取可能大吗

征集志愿是不是就是平行志愿?是的。填报“征集志愿”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一般情况下征集志愿会降分,但如果在第一次投档时被刷下来的高分考生,都在征集志愿中填报某些学校的热门专业,那么,这些学校或专业的最低分有可能会比第一次录取时还高。注意事项对于不同省份,征集志愿的设置和要求等会有不同

2024-10-27 07:53:39
专科被录取了还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吗?
专科被录取了还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吗?

专科被录取了还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吗?当您被专科录取后,您可能会想知道是否还能填写征集志愿。简单地说,答案是可以。征集志愿是指在正式招生录取的基础上,专门针对未被录取的考生开放的一种补充招生渠道。如果您已经被专科录取,并且您仍然想调整您的学校或专业选择,那么您可以填写征集志愿。填写征集志愿的具体时间和流程需要参考当地招生部门的通知,通常情况下,大概是在高考招生录取通知公布后不久。您需要提供您

2024-10-06 12:54:33
填了大专被录取后可以再填大专征集志愿吗?
填了大专被录取后可以再填大专征集志愿吗?

填了大专被录取后可以再填大专征集志愿吗?不行的,你被大专录取后你的档案就被教育部用电子档案把你给投档给那个录取你的专科学校,至于你是被他们录取已经不关教育部的事了,那么现在你的档案就在被录取的学校那里,是无法拿出来继续投档了,所以你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只能去复读或去那个学校报到,喜欢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填了大专,被录取了,征集志愿就不能填了吗?如果没填大专,征集志愿也没录取,是不是没学上

2024-09-20 16:49:52
填专科平行志愿被A志愿录取了,可是不想上可以去填征集志愿吗?
填专科平行志愿被A志愿录取了,可是不想上可以去填征集志愿吗?

填专科平行志愿被A志愿录取了,可是不想上可以去填征集志愿吗?不能,档案在学校你就没有办法了,考生个人电子档案就一份,在录取工作中由教育考试院电脑根据投档规则进行投档这过程是不用人工参与的只要档案投出就不会到达第二所院校,而只有有你的档案大学才能在教育部建你的学籍,可以通过门路,关系,贿赂找所录院校使所录院校退档,但如果退档则不再参与本批次的录取和征集录取而到下一批进行录取所以是否要找学校退档

2024-09-12 07:53:51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 征集志愿能填几个学校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 征集志愿能填几个学校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一般可以填报2、3个专业院校。补充学校根据首次录取情况确定。如果有大量的补录,学校的填报范围会相对缩小,而如果有少量的补录,可以选择更多的志愿机构。这一阶段的补录是一个补救阶段,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全国招生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补充录制在学生大学期间没有影响,一旦被录取,将享受与首次录取学生同等的待遇,在专业选择和培养方案上一视同仁。

2024-09-19 0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