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20:26:37 | 创造网
昨天看到一则网友发的头条,今年春节他表姐一家回老家过年,这期间他表姐又抑郁了,他表姐和表姐夫都是从农村考到厦门大学的金融高材生,毕业后靠个人的努力奋斗在厦门站稳了脚跟。而他们唯一的儿子去年连高中都没考上,只能在厦门选择上职高。本来她失落的心态都已调整好了,这次回老家看到亲戚的孩子们都在重点高中努力学习,以她当年努力的实例来激励自己,瞬间她的就情绪失控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大城市里学霸父母的孩子也上不了高中。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国内大部分城市中招考试都采取普高与职高1:1的比例政策,
像上海、江苏省、广东省这些发达地区都是严格执行该政策的,近年来不断有人大代表呼吁普通高中也采取义务教育,今年陕西人大代表周苏萍提出建议:将普通高中比例录取提高到70-80%;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降低到20%-30%。她的建议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获得了不少家长的一致支持。一些网友认为初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由于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孩子中考进不了普高,被分流到职高,孩子的前途就毁了。我们从网友的热议中可以看出,家长们和孩子们对于目前的职高教育不满意,对于孩子过早被分流到职高、中专、技校而没有上普高不甘心。
全国中招考试都是这样吗?这个因省份各异,肯定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执行得越严格,因为经济好的地方政府财政充足,职高教育普及,发展得好,职高的孩子毕业后就业形势好。像郑州这样的二线省会城市,每年中考人数在55000人,普高升学率达到70%,郑州有22所一批次高中,每年招生名额在13000人左右,15所二批次高中,招生在6000人左右,郑州民办高中有37所,招生计划在17000人左右,接近公办高中录取人数的总和。像山东、四川、河北等高考大省普高录取率都在60%左右,虽然普高入学率高,但是高考时竞争更是惨烈,河南省去年就出现了理科700分都上不了清北。大家都知道现在高中的升学率在90%,本科率在40%,一本率在20%,211在4%,个别省份985在1%,能上高中就为孩子的未来打开了一道门,中考就是把孩子提前分层了。
中考真的很难吗?为什么会有一半的孩子考不上高中?熟悉中考的家长都知道,初中的知识相对简单,现在中考的区分度越来越低,不少孩子中考都是往满分去的,中考的普高建档线只有总分的一半,只要孩子每门都考及格就可以达到。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考不上高中,连文中开头提及的985学霸父母的孩子都考不上高中?原因首先在于现在社会大环境下提倡的素质教育,现在幼儿园阶段孩子都是快乐教育,严禁超前教育,连最基本的拼音和加减法都不让教,小学又是素质教育为主,大城市小升初施行全面摇号,这就让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两级分化严重,一部分家长给孩子报音乐、绘画、口才、话剧、舞蹈等各式艺术辅导班,不愿意孩子超前学习,而一部分家长从三年级就开始给孩子报奥数、英语、阅读等辅导班,一些孩子在上初中前,知识体系已经可以达到高中的层次。
其次大城市家长们普遍很焦虑,忙于工作,对于上初中的孩子关心不够。现在电子产品普及,尤其是一些游戏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巨大,孩子一旦沉迷其中,就会变得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烦躁。初中的孩子叛逆,又处于青春期,社会上各种负面因素容易影响孩子的发展,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中考并不难,但还是有一半孩子连及格线都达不到,要知道高中的课程难度更大,学习节奏更快,这些孩子如果进了高中学习起来也是一种煎熬。
最后现阶段高校扩招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每年有近800万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其中硕士生近100万,博士生近40万。而现阶段就算是985、211的个别本科毕业生也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更别说天量的大专和二本毕业生了,大家都想通过继续考研、读博来增加就业竞争力,选择去北上广深的大公司。这就使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优秀的人才聚集,就业竞争残酷,政府不得不出台中招政策,提前分流竞争力不够的孩子,让他们去学习职业教育,提前走入工作岗位。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四川本科一批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23四川本科一批分数线:文科527分。理科520分。
一、其他高考批次线
本科二批:458分。
专科批:150分。
一类模式专科:150分。
一类模式本科(彝文专业):390分。
一类模式本科 (藏文专业):370分。
二、一本和二本之间的区别
1、录取批次不同
一本:就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过高考招生录取的第一批本科学生,也叫本科一批,就是一本。也就是说第一批录取的叫一本,第二批录取的叫二本。
二本:就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过高考招生录取的第二批本科学生,也叫本科二批,就是二本。
2、录取分数不同
大家都知道,一本的录取分数线比二本录取分数线要高的多,特别是985,211高校以及一些特别专业,分数更高,达到了700分以上。
二本分数线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高了,如果只从分数线来看的话,一本和二本差距还是挺大的,中间隔了很大的距离。当然这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失常。
一本的学生要比二本的学生优秀,能力更强,尤其是清北的学生,实力相当强,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身边都是这种超级学霸,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想不优秀都难。
3、师资力量不同
在大部分的一本学校中,都有十分优秀的教师团队,甚至是国家级的教师,更是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相对来说,教育资源也就远比二本学校要好。
同样的二本学校的教育资源就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也是稍弱。
4、就业竞争力不一样
现在社会吗,很多知名企业和大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更喜欢一本学校毕业的学生,尤其是985和211高校。在就业难的现况下,一本的学生就业率还是很可观的。
同样的,二本的就业率就一般,大部分二本毕业生会选择考研或者考公,来增加自己的就业就会。虽然说一本和二本在毕业证上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但是就业单位还是更看重一本。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体育单招真的是考初三和高一的知识吗不完全是,本人考过,非常简单,以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数学会考高二的立体几何等内容,语文会考小学的拼音、错别字等内容。可以买柏木体育的模拟卷练习,其它什么出版社出版的模拟卷也都差不多都可以用,我是去年的单招考生,单招文化考了497分,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继续问我。请问有没有培训体育单招文化课的地方?参加单招考试,肯定是参加培训会更加有把握一些,你可以问问班
小高考被录取后不用参加高考,这是真的吗?小高考被录取了就不能再报其他的大专院校了,小高考一般是指单招,如果单招已经被录取的话,那就不可以选择(报其他专科学校)了。原因是:每位考生当年在专科层次只会被一所院校录取,一人不得占两个专科名额。当考生被一个学校录取,考生的档案就会被转移到相应的学校(调档)。即使退档了也是不行,除非在学校还没有录取之前退档,只要录取了就不能再报考其他学校了。
山西高考真的有这么难吗?山西高考难。从试卷难度上看。山西高考用的是全国乙卷,近几年的全国乙卷,重点考查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上和其他用乙卷省市是一致的。从报考人数上看。2022年山西高考人数为296545人。其中,文史类考生67650人,理工类考生164508人,另外还有艺术体育类考生。预计2023年高考人数还会略有增加,这样,会让山西考生面临更多的挑战从高考录取率上
如果你是一名河南或山东的A类高中的优秀生,给你一个去上海或北京上高中的机会,你会不会去?建议不去,首先要说的是,北京上海的录取分虽然要低的多,不过不要以为会轻松些!我以前在北京上学,只能在所普通中学是中等学生,可到了重庆,却考上了最有明的7所重点中学之一。论考试北京上海压力要大的多。北京学生的能力要强的多,考试的难度比其它省市要大(可以去看录取分数线,不仅是北京学校录取分低,连武大
中考升学率是多少?初中成绩排名在哪个位置,初中生可以上高中?作为一名成绩差的中学生最先要好好想一想,为何前边的同学们它的学业成绩会那样好呢?说到底的因素便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比你投入的多许多!因此能者多劳,才让她们成绩优良遥遥领先,但是许多中学生却没法做到这一点,她们承受不住学习培训的累,吃不了学习的苦,自身娇生惯养自身,自身好好爱自己,即便成绩很差也不愿意去增加学习的时间,去在
对于高中生来说,考艺术学校真的是捷径吗?我认为对于所有的高中生来讲,在通往大学这条路上是没有任何的捷径的,这里的艺考不是,体考也不是。虽然艺考的分看似要低一些,但是在其他方面这些艺术生付出的努力也是常人想不到的,也是非常的辛苦,根本不会有捷径这个说法的。对于所有的高中生来讲,最后的目标都是考上大学,都是战胜高考。这些高中生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时仿唤间,汗水还有
专升本的学生和高考考上本科的学生一样吗?专升本的学生和高考考上本科的学生,有一点是完全一样的,就是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以及工作后评定职称,其作用基本一致。情商高的专升本的学生也能有很好的职业发展。第一、学历获得方式不一样。1、专升本两种方式获得,一种是在读大专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考试升为本科,学历是全日制本科学历,只是毕业证和全日制本科有所不同,在校生专升本毕业证记载专科和本科学
我是江苏的高一学生,想问一下在高二的小高考中和高考中考多少分才能上本一,给大体的分数。小高考的的成绩虽然在高考中占有一定重要性,但最终决定的是高考分数,小高考是采用考A加分制。去年本一分数线348,但是一定要比他考的高。希望你能成功,其实你不用去看几分的,只要你把会做的都做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每年的卷子都不同,难度也不同,分数线多少也会有出入。去年我也经历了高考,所以明白
2024-02-01 09:08:27
2024-02-01 08:35:31
2024-01-27 14:52:50
2024-01-27 12:09:10
2024-01-30 03:15:58
2024-01-27 0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