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

2024-10-01 11:16:31 | 创造网

今天创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

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

1. 江苏语文高考文言文一般考什么类型的

1、江苏语文高考文言文一般都是以考阅读题的类型出现。

2、明年高考全国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由于中学教学大纲不变,全国都一样,高考命题的具体内容和依据都是统一的考试大纲,因此,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只要按照原有复习备考安排去做即可,对考生不会有多大影响。

3、试卷改变后主要还是试卷结构的不同,对于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平时可以做一做前些年的高考全国卷,最好将近十年的高考全国卷系统做一遍,逐渐了解全国卷命题重点、命题方式、题型特点。

2. 关于江苏省介绍,需要用文言文,谢谢

自己收集了相关资料,尝试着翻译了一下。

古事比较容易表达,现代化的词语夹杂其中未免有些不伦不类,所以就略过了现代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文言文版介绍: 江苏,简称“苏”,省会金陵(今南京)。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具江淮、金陵、吴、中原四大多元文化,乃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无论明之“南直隶”,抑或清之“江南省”,皆为其时举国最富裕之地。清初,江南一省赋税占国之三成,而每届科举,江南一省之上榜举子近占国之一半,乃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之说。

江南省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因其制过大,清中央为维持统治,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

1667年,“江南右”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今黄山)首字,称为安徽省。

3. 2017届江苏高考文言文如何复习才能高效

2017届江苏高考文言文这样复习才能高效:如何有效复习高考的文言文部分,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入手。

其实,文言文的复习有一定的方法可循,文言文得分的提高也是可以循序渐进的,下面我提供给大家几条途径。 -从教材复习入手,注意语言积累与知识迁移。

虽然目前高考不使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命题,但是对教材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高考文言文中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材中的直接或间接迁移。 例如:2003年上海高考卷中,要求写出考题文言文中两个"绝"字的含义。

前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中的"绝"与《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口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中的“绝”同义;而后句“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不无绝也”中的“绝”是“横渡”之意,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同解。

再如,2002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解释“旬日”和“已而”两个词的含义。分别出现在教材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和《促织》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

“旬日”作“十天”解。“已而”作“不久”解。 创造网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教材是我们复习的重要材料,绝对不能忽视。 -从常见实词入手,注意选段特点与要点把握。

语文考纲明确规定语文高考难易比例3:7,基础部分显得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该以“常见的实词为主,以不常见的实词为辅;以常见的实词为主,以不常见的句法、虚词为辅。”

对常见的实词(约120左右)我们要了解其所有义项,做到能在不同的场合识别,并在考题中有准确的判断与回答。 其次,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了解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对其有所准备。

高考文言选段从体裁上说,史传类的作品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

从内容上看,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 那么,我们平时的准备中,就可以有意选择一些这样的作品进行阅读训练,并注重史传类作品的特点,并归纳其要点。

如:了解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辟、荐、举、拜、除、授;表示升官职的词语:起、擢、拔。

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贬、谪、左迁、罢、免、黜。又如了解常见职官词语的含义。

表示武官的词语: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表示文官的词语: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太守、刺史、长史、知州、知府、令等。

这些对复习都非常重要。 -从考点方向入手,注意整体阅读与能力提高。

紧密围绕考纲复习,紧密以考点为主攻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卷文言文从2002年开始就有这样的变化趋势,以整体理解为主,以考现代文的方式要求文言文阅读成为高考文言文的重点,这对于同学们也是较难把握的。

所以,在复习训练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对训练题的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重点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通过转变阅读方法,阅读观念来提高自己文言的整体能力。

4. 江苏高考语文必背诗歌及文言文

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1、《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 4、《陈情表》(李密) 5、《藤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师说(韩愈) 7、阿房宫赋(杜牧) 8、六国论(苏洵) 9、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0、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30首) 11、氓(《诗经》) 1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1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14、短歌行(曹操) 1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16、山居秋暝(王维) 17、蜀道难(李白) 1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9、将进酒(李白) 20、兵车行(杜甫) 21、蜀相(杜甫) 22、客至(杜甫) 23、登高(杜甫) 24、登岳阳楼(杜甫) 25、石头城(刘禹锡) 26、琵琶行(白居易) 27、李凭箜篌引(李贺) 28、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2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30、锦瑟(李商隐) 31、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了)(李煜) 3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33、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34、念奴娇 (大江东去)(苏轼) 35、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38、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 ) 40、长亭送别(正宫)(王实甫)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文言文 1.《论语》六则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孟子》 5.曹刿论战 《左传》 6.三峡 郦道元 7.与朱元思书 吴 均 8.出师表 诸葛亮 9.桃花源记 陶 潜 10.五柳先生传 陶 潜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 愈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13.陋室铭 刘禹锡 14.岳阳楼记 范仲淹 15.醉翁亭记 欧阳修 16.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7.上韩太尉书 苏 辙 18.墨池记 曾 巩 19.爱莲说 周敦颐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二)古诗词 1.关睢 《诗经》 2.蒹葭 《诗经》 3.君子于役 《诗经》 4.陌上桑 汉乐府 5.龟虽寿 曹 操 6.观沧海 曹 操 7.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 潜 8.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 潜 9.木兰诗 北朝民歌 10.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2.使至塞上 王 维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 李 白 15.渡荆门送别 李 白 16.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李 白 17.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 李 白 18.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9.黄鹤楼 崔 颢 20.望岳 杜 甫 21.春望 杜 甫 2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2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25.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 刘禹锡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7.观刈麦 白居易 2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9.雁门太守行 李 贺 30.赤壁 杜 牧 31.泊秦淮 杜 枚 32.夜雨寄北 李商隐 33.无题34.忆江南35.浪淘沙36.渔家傲37.浣溪沙38.登飞来峰 39.江城子•密州出猎 40.水调歌头41.浣溪沙42.醉花阴43.游山西村44 破阵子45.过零丁洋 46 别云间 47.天净沙 秋思 48.山坡羊•潼关怀古 49.论诗 50 己亥杂诗

5. 2019年江苏高考总分多少

是480分。

江苏采用的是必考+选考模式,其中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共44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总分480分。

选测科目各科满分为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分为A+、A、B+、B、C、D六个等级。

2019年江苏省高考报名33.91万人,全国共有1416所普通高校在我省计划招生332737人,其中本科计划202795人。除此之外,还有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保送生等部分招生计划不在公布计划之列。

本科计划中,提前批次31170人,其中文科类2231人,理科类4998人,体育类1996人,艺术类21945人;本一批次72625人,其中文科类14405人,理科类58220人;本二批次99000人,其中文科类29628人,理科类69372人。

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

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

1、瑞泉中学校徽含义2、渭南瑞泉中学在哪里?3、瑞泉中学2022年高考成绩4、渭南瑞泉中学录取分数线2022

瑞泉中学校徽含义

丰富 瑞泉中学 ,具有时代感 瑞泉中学 ,体现出瑞初人“返本归元、止于至善”。瑞泉中学校徽含义是丰富,具有时代感,体现出瑞初人“返本归元、止于至善” 瑞泉中学 的办学追求。瑞泉中学(Rui Quan High School),是陕西省示范中学、陕西省重点中学。瑞泉中学创建于1938年 瑞泉中学 ;1953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级重点中学;198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办好 瑞泉中学 的10所重点中学之一。

渭南瑞泉中学在哪里?

渭南瑞泉中学简介

学校名称渭南瑞泉中学

所在地区陕西渭南

学校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城北街东段

学校电话

瑞泉中学创建于1938年,1951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级重点中学,198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0所重点中学之一,2010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高中。

渭南瑞泉中学条件

学校于2018年8月底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占地212亩,总投资8亿元。现有8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30人。教职工472名,专任教师396名。学校教学设施全省一流,环境整洁优美,校园文化独具特色。校名“瑞泉”一词源自远古时期的“瑞泉瀑布”,另因明朝时王阳明的弟子南大吉在关中传播心学,著书立说,影响深远。南大吉,字元善,号瑞泉,故1938年建校时取名瑞泉中学。学校北大门恢宏大气,有雄鹰搏击之势,也有书卷打开之意,南大门仿建瑞泉书院样式,古朴典雅。新校区共有13个单体建筑,三栋教学楼分别取名“瑞德楼、瑞智楼、瑞行楼”;三栋实验楼分别取名“真泉楼、善泉楼、美泉楼”;行政大楼取名“真三楼”,取“真三不朽”之意,即立德、立功、立言;体育馆取名“泽体楼”;艺术楼取名“浸艺楼”;餐厅取名“俭固楼”;公寓楼分别取名“省三楼”和“益三楼”。学校希望瑞泉学子在传统文化和瑞泉文化的引领下,涵养君子人格和君子品质,内外兼修,知行合一。

渭南瑞泉中学理念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终身发展与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品质瑞泉”建设为目标,以教育质量提升为工作重点,以“传承创新发展,_铸品质瑞泉”为工作主题,以“建设智慧化、人文化、安全化、开放化、书香型、健康型、学习共同体型的现代化学校”为发展愿景,全面深化学校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本班本研修稳步推进,德育管理日臻完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多元培优彰显特色,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赢得了各方赞誉。近三年,学校接待省内外考察学习团体上百批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教学质量示范中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等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百余项,先后被十余所“211”和“985”高校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承担着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专题报道。

瑞泉中学2022年高考成绩

渭南高级中学:一本上线1145人,一本上线率94.9%。600分以上234人,理科最高分692分。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是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渭南市瑞泉中学系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瑞泉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上台阶,瑞泉中学也因此而享誉三秦大地乃至闻名全国。

渭南瑞泉中学录取分数线2022

2022年渭南瑞泉中学录取分数线690分。

瑞泉中学 他学校分数线 瑞泉中学

提前批次渭南高级中学、渭南中学录取最低控制线690分。县(市、区)批次城三区录取最低控制线520分 瑞泉中学 ,华州区录取最低控制线525分,华阴市录取最低控制线543分,潼关县录取最低控制线525分,大荔县录取最低控制线521分,蒲城县录取最低控制线542分。

澄城县录取最低控制线526分,白水县录取最低控制线522分,韩城市录取最低控制线559分,合阳县录取最低控制线534分,富平县录取最低控制线525分,体育艺术特长生文化课最低录取控制线364分,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504分。

录取原则:

临渭区瑞泉中学、经开区渭南中学40%的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剩余60%的计划面向城三区(临渭区、渭南高新区、渭南经开区)录取,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

。瑞泉中学、渭南中学20%的定向招生计划指标到城三区以外的县(市、区)学校,30%的定向招生计划指标到城三区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渭南西人民政府- 我市中考成绩揭晓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504分

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科举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古代文学常识科举的相关内容。

1.文学常识古代的哪一种考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
我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代“高考”也“封卷” 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 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

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于是,在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藉誊抄副本评卷。此种作法,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代“高考”也有“少年班” 每年的高考,几乎都会传出有低龄高分考生被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消息。前几年还有学校开设了“少年班”,专门网集“神童”加以重点培养。

然而,对“神童”实行特意培养并不是今人的创举,大量史料说明,中国自古就不乏“神童”,而古代各朝对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视,一旦发现,就要着意加以培养,并引为皇朝幸事。 史学有记,早在汉时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俱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

唐代科举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当然,由于年少不经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而在宋朝,童子科还“录取”过女孩。宋淳熙元年,有个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书省应试,主考官挑试诗书43件,全部通过,为此,孝宗皇帝特地封她为“孺人”。

元代也曾规定,凡童子科中试者,一律“录取”到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里加以重点培养。 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 现在高考,“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到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古代的“高考”,古人同样重视这一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科考就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后紧跟而至的就是高官厚爵。

其实,真实情况并非这样,古人在会试取中贡生后,还要面临另外一场考试———殿试,然后才能决出“名次”。 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

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贡生们作文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考察,最后综合他们的情况,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应名次。 殿试的好处是,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平时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尽量做到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这说明,古人对“考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不亚于今人。 (阿艳) 。
2.「高考必考之古代文化常识」不小心穿越了怎么办
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会用到的文化常识汇总: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9.“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0.“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1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13.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1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5.四海:指天下、全国。

16.“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18.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9.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20.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21.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2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3.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24.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25.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26.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7.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28.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9.岁寒三友:松、竹、梅

30.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31.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32.解元、会元、状元。

33.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34.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35.《孟姜女》

36.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37.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38.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9.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40.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41.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2.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43.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44.《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45.“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4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

47.“凤、雅、颂”三大类

48.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49.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50.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3.文化常识 ▏高考怎么考传统文化
1. 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考、高考的热门考点,那么,试题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考查的重点内容又会是哪些?

2. 选择的是近年来中考相关试题,从中可以发现中考传统文化试题有以下规律:

3. 与高考相比,中考命题形式更为灵活,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运用题;

4. 涉及的内容相对简单,多与教材中的文言文相关,或者是基本的文化常识;

5. 考查重点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文学常识等;与高考不同的是,中考因为是地方命题,常常会考查与本地域相关的文化常识;

6. 考查形式:以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基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7. 重点关注:从考试的文本中来,但大部分与教材设计的文言文内容相关,即使有个别新词,只要具备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就可以解答。平时学习中要高度关注教材文言文注解的内容

8. 考查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国学经典知识、典故知识、文学常识等。
4.高考文学常识
我编辑的高考文学常识

/weweplay/blog/category/%CE%C4%D1%A7%B3%A3%CA%B6/index/0

高中语文新教材名句检测

2007高考语文全国试题分类解答汇总——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题汇编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答案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03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02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

07届高考语文教材文学常识经典试题40道

高中语文第六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四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三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二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小检测
5.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的掌握古诗词。见多识广肯定会对解题有帮助,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鉴赏技巧,它是应对考试的重要手段。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积累+技巧”的策略。下面笔者主要就技巧问题谈几点: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

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这里笔者有一个简单的归纳: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

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

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

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这些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请看下边一首诗:近试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再看下边一首诗: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的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

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用意。三、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因为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例如2001年全国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是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显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两个关键之处:“帆来重”、“远含滋”既是写自然景物,又是写人的感情。由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分析意境、分析手法、把握感情,都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题目、作者、背景材料、末联和尾句、诗行中的关键字词等。

四、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求避免艰深难懂,但在平时接触过的和常识性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

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
6.古代文学常识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 十一、古代军制 1、人的称谓 古代时人的称谓 ·常见称谓 ·特殊称谓 ·中国古代姓氏 2、古代职官 古代职官一览,以及解说 ·古代官职的一览, 详细解说 ·官职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称谓 ·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 3、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星宿名称 ·历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称谓 ·古代地理,称谓 5、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的详细解说 ·科举制度一览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6、风俗礼仪 我国传统习俗 ·风俗礼仪,传统节日,称谓等 7、饮食器用 古代饮食器用 ·古代的饮食与器用 8、音乐文娱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

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古代音乐文娱 9、文史典籍 【四书】 【五经】 【六经】 【十三经】 【三字经】 【千字文】 【千家诗】 【唐诗三百首】 【文选】 【古文观止】 【古文辞类纂】 【二十四史】 【史记】 【资治通鉴】 【太平广记】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 【史书编写方式】 ·文史典籍 10、目录辞书 辞书介绍 ·目录辞书 11、古代军制 古代军制一览 ·古代军制 常见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

《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

以上就是创造网整理的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江苏高考文言文分类(瑞泉中学任一丹瑞泉中学)”相关推荐
高考382分想去瑞泉中学,能进吗?得多少钱?
高考382分想去瑞泉中学,能进吗?得多少钱?

渭南瑞泉中学高考一本上线率94.9%。根据查询瑞泉中学官网得知渭南市瑞泉中学2022高考升学率94.9%,该学校在2022年的高考最高分689分,最低分604分,平均分547分,整体比2021年最高分685分、最低分600分和平均分540分上升很多。高考382分想去瑞泉中学,能进吗?得多少钱?瑞泉中学老城补习院7月1号正式报名。外县考生500以上不收费,450-499学费800块,45

2024-08-09 07:41:10
云南瑞丽高考录取率 瑞丽二中瑞丽二中
云南瑞丽高考录取率 瑞丽二中瑞丽二中

云南边疆加分有效性云南省2009年高考前夕取消了三项政策性照顾性的加分,下调了两项加分的标准。取消的三项政策性加分为:省级优秀学生加分、省级三好生加分以及高寒山区教师子女加分。在去年的高考中,云南省级优秀学生和省级三好生在报考省内高校时可有10分的加分,高寒山区教师子女在报考省内高校时有20分的加分。调整的两项照顾性加分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以及华侨、台属的加分,标准均由原来的20分

2024-08-14 13:08:16
瑞祥高级中学一本录取率 温州中学好还是瑞安中学好?
瑞祥高级中学一本录取率 温州中学好还是瑞安中学好?

瑞祥高级中学一本录取率百分之七十五。瑞祥高级中学首届高三实考296人,一段上线223人,一段率为百分之七十五,二段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七。瑞祥高级中学是由“中华教育成功人士”、温州市“最美尊师重教奖”获得者、瑞安市“教育功臣”温横成先生创办的一所现代化全日制省二级特色示范普高。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师生近2000人。温州中学好还是瑞安中学好?这个问题要如何来看了。很难比较。两

2024-09-21 12:11:30
瑞金一中高考分数成绩有没有出来 瑞金三中的本科升学率
瑞金一中高考分数成绩有没有出来 瑞金三中的本科升学率

瑞金一中2015年高考分数成绩有没有出来瑞金一中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文化一本上线325人,比去年多78人,二本上线845人,比去年多145人;文化二本上线人数仅次于于都中学、南康中学、赣州中学,列赣州21所重点中学第四名,首次超过赣三中、兴国平川中学。2022瑞金三中的本科升学率35%。根据查询瑞金三中官网显示,2022年学校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1200人,录取人数是530人,根据换算

2024-07-20 16:38:47
瑞安中学高考平均分多少
瑞安中学高考平均分多少

温州十大私立高中排名温州十大私立高中排名如下:温州乐清知临中学、温州平阳浙鳌高级中学、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温州瑞安上海新纪元中学、诸暨海亮高级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温州翔宇中学、源清中学、绿城育华高中、求是高中。部分学校介绍如下:1、温州市越秀学校创办于1998年,位于龙湾行政中心区,毗邻区人民政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学校占地103亩,建筑面积38000平米

2024-08-19 12:59:30
瑞金一中和三中是在一个地方吗
瑞金一中和三中是在一个地方吗

瑞金一中和三中是在一个地方吗瑞金一中和三中不是在一个地方。瑞金一中地址在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三中地址在瑞金市象湖镇瑞明村。两所中学不在同一个地方,瑞金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颇有影响的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办)由周邦道、刘惟甫、钟映霞等人集资创办,初名绵江中学。2023赣县区高中录取人数2023赣县区普通高中总招生计划5850人,各批次计划和相应招生学校如下

2024-06-30 14:56:06
瑞金一中高考有多少上二本以上
瑞金一中高考有多少上二本以上

瑞金一中2015年高考分数成绩有没有出来瑞金一中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文化一本上线325人,比去年多78人,二本上线845人,比去年多145人;文化二本上线人数仅次于于都中学、南康中学、赣州中学,列赣州21所重点中学第四名,首次超过赣三中、兴国平川中学。瑞金市高考人数2022年5877人、2023年6862人。根据查询瑞金市教育局官网得知,瑞金市高考人数2022年5877人、2023年

2024-07-27 05:57:27
泉州五中、泉州七中、养正中学和南安一中,哪所高考复读比较好?? 泉州外国语中学好不好
泉州五中、泉州七中、养正中学和南安一中,哪所高考复读比较好?? 泉州外国语中学好不好

泉州五中、泉州七中、养正中学和南安一中,哪所高考复读比较好??养正570分以上不用补习费,450-529间是5000元,每多十分少一千元,没少十分多一千元。养正复读专贴五中专注的是应庙生,七中专注复读生,复读质量公认泉州最好,养正在晋江是最好的,许多南安的也来这里复读。当然七中复读需要的费用比较多,复读费,开销,住宿伙食。不推荐南安一中。我是养正的,也在养正复读过。养正的复读师资是不错

2024-07-07 08: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