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05:39:03 | 创造网
高考河南比江西难。
当年高考时没听说过江西和河南比难的情况,当年河南省内一本大学只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一本线当然比江西高。也就是这几年河南把很多以前的二本三本大学放到一批次录取,一些专科放到本科批次录取,导致河南一本线和本科线陡降,才会出现这种争论。
首先高考的难指的是什么?高考是为了什么?高考的意义是什么?大家要清楚,教育资源是稀缺的,高考是一种分配教育资源的手段。对于国家直接拨款的教育资源(主要指985和部属的211大学),高考的难易体现在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录取率高低,对应的是985,211录取率。
我一直认为比较不同省份高考难易,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985,211的录取率,比较一本线没有意义,因为非985211的省属高校,在哪个省哪个批次招生是当地省教育厅划分的,这些高校在省内和省外招生的批次可能都不一样。
就像河南的很多高校在河南被省教育厅划到一批次招生,但是在江西可能被江西省教育厅划分到其它批次。所以关键是看省教育厅怎么划分。
假如今年河南省教育厅只把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放到一批次录取,那么一本线会很高,但是这不影响河南省内其他高校还是像往年一样录取的相同分数的河南考生,所以一本线只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比较这个没意义。
我国各省高考录取率排名介绍如下:
北京考生的录取率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考生的,北京考生的本科录取率高达83.8%,天津考生是81.6%,上海考生是70%,在2023高考中这是独立自主命题的3个地方。
辽宁考生是66%,本科录取率会这般高,还是很没有想到的,福建考生是62%进入了top5。
吉林考生是60%,吉林考生也并不是属于考生大省,本科录取率还比其他省市偏高一些,吉林考生是会更好上岸一点。
江苏考生、内蒙古考生、黑龙江考生和海南考生的本科录取率进入了top10行列,是比其他省市要更高的,青海考生是61%,各大高校在青海的录取率是比浙江考生要高的。
青海考生比浙江考生要更好高考上岸,浙江考生是正好有50%的可以被本科录取,湖北考生、重庆考生和山西考生等都是低于一半的能上岸本科,录取率是并没有那么高的。 创造网
山东考生、陕西考生和云南考生的本科录取率是差得很微小,宁夏考生、甘肃考生和贵州考生本科录取率是一样高,而大家公认的考生大省河南不是最难的。
因为河南考生的本科录取率是37.8%,并不是处在垫底的位置,垫底是十分意外的,四川考生的本科录取率是最低的,只有30%,比江西考生、湖南考生和广西都更低。
不同省市内的本科录取率高低,是可以影响着其考生考取本科的比例有多高,省市内的比例越高,考生本科上岸的人数就会越多,比例低考生本科上岸的难度就会比较大了。
重点行列的985和211,高考上岸难度是更大的:
作为重点行列的985和211,其高考上岸难度自然是更大的,从不同省市考生985高校的录取率来看,最高的还是北京,占比达到了7.1%,然后是天津考生,占比是6.9%。
上海考生占比是5.3%,985高校录取比较高的,还是这3个巨无霸的地方,其他省市的考生是没有办法可以比的。
除了这前3强的,吉林考生的985高校的录取率也是偏高的,占比是3.6%,青海考生占比是3%,看来985高校对于青海考生是比较照顾的。
对辽宁考生、陕西考生和宁夏考生也是偏爱的,占比是2.3%,福建考生、江苏考生、浙江考生、重庆考生和山东考生等都是在2%以上。
内蒙古考生、海南考生、山西考生等其他多地考生的985高校录取率都只在1%以上,表示也就只有1成以上的考生可以有考入985高校的机会。
不同省市211高校录取率,比例比较高的在那三个巨无霸考生,青海考生和西藏考生的录取率是在11%以上,是比较照顾的。
高考是全省市内考生共同竞争,要全力争取可以上岸机会:
高考虽然是全国性重要考试,各大省市内的考生们都是在同一天的时间走上高考的考场去交答卷的,但高考本质上海是全省市内考生的共同竞争。
因为在各大省市内录取率高低是不同的,考生们要全力争取可以上岸的机会,院校的办学层次越高,其考取的难度就越大。
考生间的竞争程度是越激烈的状态,考生的优势越大,可以上岸可能性就越大。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现在全国本科率有多少的相关内容。
2023年全国各省市的本科录取率存在一定差异。相关知识如下:
1、如数据显示,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62.57万人,最终本科以上批次录取的人数比例约为34.18%。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本科录取率则超过了这个平均水平。比如,天津市的本科录取率达到了70.52%,位列全国第一。
2、而吉林省和上海市的本科录取率也分别达到了60.56%和57.80%,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然而,还有一些地区的本科录取情况较为严峻。例如,四川省和河南省的本科录取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省份的高考参考人数过多,而省内的高校名额又少,使得高考竞争压力大。
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各省市的本科录取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地区人口数量、高校名额分配、考生参考人数等。因此,很难准确估计2023年全国的本科录取率。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提升自己的方法
1、设定目标:明确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行的小步骤。这将帮助你保持动力和专注。学习新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课程、观看视频等方式来实现。同时,也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2、建立良好的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如定期锻炼、规律作息、时间管理等,可以提高你的效率和生产力。接受挑战: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自己的极限,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3、与他人交流:与其他人交流经验和想法,可以获得新的见解和启发。同时,也可以建立人际关系和拓展人脉。反思和总结:定期反思自己的行动和结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也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挑战。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河南和江西哪个难?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河南和海南哪个高考难河南的高考难度相对较大。一、高考难度比较高考难度因地区、科目、命题方向等多重因素而异。河南作为人口大省,高考竞争压力较大,试题难度和考试要求相对较高。而海南虽然也有其独特的高考制度和模式,但整体而言,河南的高考难度普遍被认为较大。二、河南高考难度大的原因1.人口基数大:河南是人口大省,高中生的数量也相对较多,竞争压力大。2.试
江西高考和山东高考哪个难各有各的难,两个省的考生日子都不好过。相比试题难度,江西以前自主命题的时候主科难度非常大,尤其是数学,综合则选择全国一卷,也是全国卷中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现在统一改成了全国一卷,江西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是使用全国卷的各省中最高的,足以见其难度。山东自主命题时期题也比较难,和全国一卷比稍易,但现在也改成全国卷了,而且山东高考人数众多,竞争大,所以历来分数线都会被推得很高。不
河南和浙江哪里的高考更难很显然,就算在全国来说河南高考当之无愧最难。首先,录取率低。河南学生太多,09年是95.9万人(-05-22/1040200936.shtml),总录取率是52%,(_1559214.htm)而本科总共只录取不到二十万,其中本一加本二总共不到十万。录取率只有10%。其次,没有好学校。除了郑州大学是211,其他的最好的就是河南大学,只是一个省部共建,还是
云南高考升学率34%。根据高考知识网查询:1、2022年云南高考人数为38.8万人,本科录取率34%;一本录取率13.45%。2022云南省一本上线率13.45%;211录取率4.5%;985录取率1.35%。2、2021年,云南省文理科第一批本科上线率为17.62%,第二批本科上线率为46.15%,第三批专科上线率为99.19%。3、2020年,云南省文理科第一批本科上线率为1
河北本科录取率2023年41.29%。根据查询战马教育网得知,根据官方公布相关数据,2023年河北高考统考人数达到61.54万人,而本科线上线人数中,历史类430分控制线对应的排位是70593,物理类439分控制线对应的排位是183522。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2023年河北物理类、历史类上线总人数为254115人。将这个数字与统考人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河北地区2023年
异地高考海南和宁夏哪个难宁夏难。1、由于海南地区高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还有转换分各种优惠政策,因此异地高考海南学校在全国难度最低,本科录取率是59%左右。2、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考难度较小,属于中等偏下的难度水平,全国排名第26名,本科的录取率有43%左右。全国考生人数排名全国考生人数排名介绍如下:1、河南:125万人2、山东:86.7万人3、广东:85
考研和高考哪个难?客观上说,考研是比高考要简略。第一,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的难度是远远高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常识包括面仍是门类数量来说都远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通常只要四门课,乃至三门,从常识系统来看,高考难度更大。第二,从竞赛对手的角度看,考研的竞赛远没有高考剧烈。谈到竞赛对手,那就触及到录取率的疑问,高考以省为单位来看,十几万考生,可
江苏考生一本录取率江苏历年考生一本录取率约9.6%一本录取率:约9.6% 二本录取率:约21%三本录取率:约14%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共有1433所高校计划在江苏省招生358181人。其中招收统考生计划318288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39893人。统招计划中,本科计划203428人,占63.91%;专科计划114860人,占36.09%。统招计划中,文科类95533人
2024-02-01 09:08:27
2024-02-01 08:35:31
2024-01-27 14:52:50
2024-01-27 12:09:10
2024-01-30 03:15:58
2024-01-27 0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