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南开大学什么专业好

2024-10-11 06:33:23 | 创造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2010055隶属于:教育部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南开大学什么专业好相关的问题,今天,创造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南开大学什么专业好

对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对比

一、院系专业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畜牧学、基础医学

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二、师资力量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有专任教师22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20余人,硕士生导师1230余人。学校有院士4人,兼职院士8人,双聘院士15人,海外院士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5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

2、苏州大学:截至2019年11月,苏州大学全校教职工5221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738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发达国家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

3、武汉理工大学:截至2019年4月,学校共有教职工5407人,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战略科学家30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

三、占地面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近4200亩。

2、苏州大学: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59万余平方米。 创造网

3、武汉理工大学: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近4000亩。

四、科研成果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至2019年,学校牵头获国家科技奖励14项。 截至2019年10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3048件,世界排名第8。

2、苏州大学: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学校有312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数位列全国第18位,省内高校第2位,资助直接费用16431万元,资助经费位列地方高校第1位,创同期资助经费新高,资助项目数连续八年位列全国前20位。

3、武汉理工大学:截至2018年4月,“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4525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83.47亿元(其中2017年度7.674亿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94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24项;SCI/SCIE收录论文7190篇,EI收录论文8149篇。

南开大学什么专业好

南开大学什么专业好

南开大学的优势专业有: 理科:电子信息、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医学等专业; 文科:中文英语日语、历史、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 文理兼收:经管、金融、财会、心理学等专业。 经济学 ,国际贸易,历史学,全是前两名的 生物也不错 哲学;图书管理学。

南开大学什么专业好

浙江特控线能上哪些大学?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特控线能上哪些大学?的相关内容。

在浙江省,特别类型控制线(特控线)是考生们参考的重要分数线之一。以下是关于浙江特控线的详细说明:
1. 针对省内本科院校,特控线起到了筛选作用。以2022年为例,浙江省的特控线为592分,对应的名次大约在57445名。这意味着,如果考生的分数接近这个水平,他们将有机会报考省内绝大多本科院校,并且有很大可能性被杭州等城市的省属重点院校录取。
2. 对于省外院校的选择,特控线同样提供了广泛的选项。考生不仅能够选择省内的重点大学,还可以考虑包括部分“双一流”高校在内的外省实力较强的大学,例如贵州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新疆大学等。
浙江省的特别类型控制线的概念是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规定,从2021年起,高考招生录取中的普通类分段由三段简化为了二段。新的一段线是基于实际参考人数的60%来划定的,而新的二段线是基于90%来划定的。此外,还根据实际参考人数的20%设定了特控线,主要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批次或特殊类型的招生录取。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开大学什么专业好”相关推荐
南开大学转专业什么条件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转专业容易么?详细点,谢谢
南开大学转专业什么条件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转专业容易么?详细点,谢谢

南开大学转专业南开大学转专业的申请流程如下:1、转专业申请:学生登录南开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入“转专业申请”,并在线提交申请;2、接收学院初审:接收学院根据本学院《转专业细则》规定条件对申请学生的转专业资格进行初审,并在系统中公布初审结果;3、提交申请表:学生登录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初审情况,通过初审的学生,下载转专业申请表并提交到接收学院,以备学院组织考核;4、转专业

2024-09-03 16:19:49
河南大学有什么好专业
河南大学有什么好专业

河南大学有什么好专业以下是关于河南大学的一些好专业的介绍: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河南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优势。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化工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涵盖了化工原理、化工设备与技术、化学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学习。毕业生在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都有很好的就业前景。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河南大学的另一门强项专业。该专业关注材料的研究

2024-05-26 22:06:49
南开大学新生为什么那么早开学
南开大学新生为什么那么早开学

2012南开大学新生为什么那么早开学因为11级新生是9月份开学的加上军训20天结果就是军训完基本就放十一了导致第一学期的老师上课时间非常紧张,学校老师怨声载道。12年以后实行夏季小学期制度导致本来的秋季学期会变短,因此必然要提前开学以保证能够教学工作能够稳步开展!PS:所谓夏季小学期就是一年被划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前两个学期各减少一个星期,暑假减少两个星期一共四个星期形成夏季小学

2024-08-28 05:31:52
南开大学新生转专业 南开大学转专业
南开大学新生转专业 南开大学转专业

南开大学转专业南开大学转专业的申请流程如下:1、转专业申请:学生登录南开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入“转专业申请”,并在线提交申请;2、接收学院初审:接收学院根据本学院《转专业细则》规定条件对申请学生的转专业资格进行初审,并在系统中公布初审结果;3、提交申请表:学生登录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初审情况,通过初审的学生,下载转专业申请表并提交到接收学院,以备学院组织考核;4、转专业

2024-08-21 20:55:10
南开大学转专业问题 南开大学转专业
南开大学转专业问题 南开大学转专业

南开大学转专业问题1.对于像南开这样的学校而言,转专业是比较困难的,成绩必须非常优秀。2.南开的世界历史学科质量非常好,排全国的第一名,而且世界历史比较重视英语的教育,可以借此机会提高英语的水平。珍惜这个机会吧,我也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新生(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历史学),历史学院在南开大学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对我而言,应该不会转专业。3.毕业之后,可以去博物馆工作,可以继续考研,可以

2024-08-22 10:14:58
河南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河南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河南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地理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学专业名列前茅。1、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地理学为河南省优势学科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学院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学、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级一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4-05-16 04:06:55
南通大学文科有什么好专业
南通大学文科有什么好专业

南通大学文科有什么好专业能上网,有浴室和卫生间,可以自备电风扇,中文专业是一本的,从2006年开始招生的,基本是小班教学,交流方便,其余的是二本专业,师范\广电\历史\文秘,都差不多的,不过有强化班,强化班具体有什么不一样的,不是很明显的.文学院教授\副教授很多的,这一点是值得骄傲的,而且在带研究生的同时直接交本科生,所以也有时间和研究生交流的.南通大学二本有哪些专业南通大学二本专

2024-09-29 23:53:18
江南大学最不好的专业是什么专业
江南大学最不好的专业是什么专业

江南大学最不好的专业是什么专业纺织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江南大学王牌专业有动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纺织工程、艺术设计、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相关信息: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南大学拥有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24-05-18 10: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