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填报教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4-10-20 23:59:26 | 创造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21010145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创造网小编整理了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填报教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填报教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如下:

河北:最低620.83分,辽宁:最低635.03分,江苏:最低614.73分,安徽:最低617.05分,山东:最低625.98分,湖北:最低607.8分。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专业。

强基计划非常适合基础学科突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优秀考生报考,这类学生如果单靠高考成绩也许无法考上这39所国家最高层次的大学,强基计划给予这类考生优惠同时,建设国家的基础学科,达到双赢。

同时强基计划定位在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且兼有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这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考生或是想走科研路线的考生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从近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两类学生: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以下简称五大联赛)二等奖及以上。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填报教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张学良将军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87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7年,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截至2021年5月,含分校在内,学校占地总面积约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有教职工447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2人;全日制学生4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30059人,硕士研究生13212人,博士研究生4176人,外国留学生1530人。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填报教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的相关内容。

2022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辽宁分数线为637。河北分数线为616。山东分数线为605。安徽分数线为600。江苏分数线为596。湖北分数线为574。

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东北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创造网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前期准备:

获得考核资格的考生须于7月1日12点前关注“东北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登录东北大学“强基系统”(详见考生须知),在系统内上报考核用手机号,并查看我校远程网络面试考核的相关安排。未在规定时间完成上述操作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考核资格,我校不予安排考核。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填报教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分数线
与“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填报教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相关推荐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

2024-10-11 03:55:01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2022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辽宁分数线为637。河北分数线为616。山东分数线为605。安徽分数线为600。江苏分数线为596。湖北分数线为574。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东北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将来从事

2024-10-20 03:19:51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口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口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

2024-10-20 15:36:04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如下:安徽:理科678分,医学类669分,文科649分;北京:理科669分;广东:理科684分,文科667分;河北:理科674分;河南:理科692分;黑龙江:理科656分;湖北:理科679分;湖南:理科672分,文科652分;吉林:理科655分;四川:理科689分。强基计划简介: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2024-09-20 20:11:36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预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预测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

2024-10-11 04:37:34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感想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感想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2022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辽宁分数线为637。河北分数线为616。山东分数线为605。安徽分数线为600。江苏分数线为596。湖北分数线为574。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东北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将来从事

2024-10-17 03:07:22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确认了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确认了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东北大学录取分数线620.83分、635.03分、614.73分等。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3年的录取分数线有河北最低620.83分,辽宁最低635.03分,江苏最低614.73分。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东北大学强基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如下:河北:最低620.83分,辽宁:最低635.03分,江苏

2024-10-20 15:41:23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东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强基计划是一种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并培养在综合素质上表现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该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重点关注那些有志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人才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的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确定招生专业,并强调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

2024-10-20 06: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