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没考上可以上什么学校?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创造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没考上可以上什么学校?
其实,家长如能改变观念,调整思路,另辟蹊径,寻求一条真正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或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片全新的天空,会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希望的光明的未来。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中考落榜后,呆在家里闲着不是办法,找点事做年纪年尚小,所以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落榜的孩子继续上学。虽然没考上,可家长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想让孩子上普高。可他们或许没考虑到,普高课程负担重,难度加深,学习压力加大,竞争更加激烈。孩子由于基础较差,进入高中后,学习感到更吃力,虽然一直苦苦追赶,却无力回天。如果为大人逼迫而上普高,孩子更有可能消极应付,甚至产生对抗情绪,会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勉强而为之。其结果将会使孩子形成日益强烈的自卑心理,厌学情绪不断增强,有些同学还难以为继而中途辍学,有的就是勉强坚持读完了三年高中,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家长之所以有这种选择,还是由于陈旧的成才观影响的结果。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上高中,考个大学,有个本科文凭,学历层次上去了,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有些家长还希望孩子将来通过不断深造,成为优秀人才,成就一番大业。由于受这种根深蒂固的“精英意识”传统人才观的影响,许多家长总是让孩子往普高这条路上挤,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塞车”。
家长之所以想让孩子上高中,恐怕多是想孩子将来考大学,最好能考上个本科,好找一份体面一点的工作。就算孩子坚持三年,高中毕业后,如愿考上了个一般本科,那又如何呢?大学本科毕业生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吗?前些年,大学扩招让更多的学子圆了大学梦。随着第一批扩招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凸现,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大学本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少人就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甚至无法找到工作,最后只得降格以求。与此同时,中职、技校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而言却呈现良好的势头,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工艺背景下的技术工种的中技毕业生竟然供不应求,甚至尚未毕业的在校学生也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工薪竟然比大学本科生还要高。
如果高中毕业后,连本科都上不了,那只得上大专或者高职了。大专生的就业前景就更不妙了,而高职的就业渠道与初中专和职高相同。无论是算精神帐还是经济账,这都是一笔划不来的“买卖”。与其让孩子高中三年受累,到头来还得学两年大专或高职才就业,倒不如一开始就让孩子初中毕业后选择一所理想的中专或职高,集中心思学一门热门的专业技术,反正更具就业优势。
一是感觉“面子”过不去,也还是传统的人才观在作怪。有些家长由于没有摆正思想认识,得失心太重,甚至把孩子成绩的好坏与自己的“面子”联系起来。因为现在人们有种偏见,只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上中专、职高,假如自己孩子上了那样的学校,有些家长会因此觉得是件“丢面子”的事,人前人后都没底气跟别人说,甚至有比别人“矮一截”的感觉。有些家长也就抱着孩子落榜了,实在是没地方去,才做出上中专、职校这一“无奈”选择。
二是选择学校不当。由于职业教育已市场化,各类职业学校层出不穷,为了生存需要,有些学校并没有扎实办学,主要精力并不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大就业门路上,而是采取经济刺激等短期行为,通过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把招生和就业当作谋利的手段,招生把关不严,致使一些品性不端的学生混迹其间,造成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学质量低下,个别学校连学生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有甚者,个别学校还发生了办学者收取学生学费后,卷款逃跑的恶性事件。这些恶劣行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极大的损害了职业学校的声誉,更给家长和学子造成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这也是不少家长对中专、职高另眼相看,不让自己的孩子放到那样的学校就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选择专业不当。中专、职高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度与专业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热门专业,由于培养成本高,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开办得了的,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这样的专业,可本专业起码的教学设施都没有,实训条件不具备,学生学习完全是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空有其名,不能适应实际操作的需要。为此,一些中专和职高便大量开设一些投入少、见效快、实践性不强的低办学成本专业。一旦家长为孩子选择了这样的专业,就业前景就大打折扣。
亲爱的家长朋友,中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最终却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而落榜,千万不要因此而对孩子丧失信心。此刻,正确的选择比什么都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教育孩子落榜不落志,重新振奋精神,找准人生的新坐标。只要坚定信心,找到一条适合走自己的路,人生风景依然精彩无限。如果愿意把孩子培养成为身怀一技之长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选择一所理想的中专或职高,或许是一项明智的选择。

全被拒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为什么
这是一个老话题,简单说就是中美教育评价机制不同。
转载: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
《中国青年报》2012年 2月1日 第12版
宁夏的一名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学录取,并给予全额奖学金。这位姓杨的学生花了很多精力建立一个非政府公益组织,支援西部教育。哈佛方面对此作出如是解
世界顶尖名校拒绝单一的高分者----高分与成功没有因果关系
普林斯顿大学拒绝了一半以上SAT成绩接近满分的申请者。其他美国顶尖大学,也都有类似情况。据马振翼了解,哈佛的SAT平均录取分数只有2250分;公立大学排名第一的伯克利,只有2050-2300分。
“SAT满分是2400,谁可以告诉我,2300的学生,一定会比2250的学生,在未来成功率更高?在美国,有人做过一项调查,用学生的SAT成绩,只能预估出他大学第一学期的成绩,第二学期的就估不出来,完全没有因果了。美国的‘高考’,都没办法测出一个学生,进大学6个月后是什么样的,你怎么指望这个‘高考’,可以预测人10年、20年后的样子。”
没有梦想,你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寻找有梦想的人
跟大陆学生谈话,我最头痛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我看不到他们的灵魂,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声音。聊到中美两地学生的差异,他的回答是: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学生没有梦想。美国的教育,从小开始就教你发现自我,鼓励小孩敢想、敢做。它的文化也一再告诉人:只要你想到、你做到、你充分努力了,那你一定会得到。
“难道高考,就是你的梦吗?可它除了分数外,关于你是谁,你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你的梦是什么,这些能看到吗?没有梦想,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吗?没有梦想,中国能出乔布斯吗?”
哈佛看到他影响世界的潜力 宁夏高考落榜生 全额奖学金进哈佛
你的梦是什么?你的故事是什么?哈佛觉得这些非常重要
周惟彦:宁夏的一名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学录取,并给予全额奖学金。这位姓杨的学生花了很多精力建立一个非政府公益组织,支持西部教育。哈佛方面对此作出如是解释: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
一个在国内高考落榜的男孩,却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竟被全部拒录。
“中国人民破解了美国的教育体系”,有人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并转发了去年5月29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文中提到一个叫马振翼的美籍华人。
10年前,马振翼在美国加州创办了一家叫“星腾科”的教辅机构,为高中生升大学提供咨询及考试培训服务。
春节前,在北京建国门外一栋高层写字楼里,马振翼笑呵呵地说:“美国各大学,都有一套挑选未来优秀人才的系统,而我们就是在不断破解它。”
我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声音
今年34岁的马振翼,在台湾出生,小学即到美国留学,大学读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在华尔街干过,还当过高中老师,后来自己创业。
“咨询,就是聊天啦。跟大陆学生谈话,我最头痛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马振翼说。“差不多”、“马马虎虎”、“还行吧”,这些孩子回答问题时,大多三言两语,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交谈起来特别费劲。问他们为啥想去美国读书,回答基本上就是:那边教育先进,科技发达,学成后报效祖国;想以后去华尔街当证券分析师;要不就是父母让去的,看别人都去等等。
“我看不到他们的灵魂,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声音。”面试100个学生,有80多个不清楚自己真正要什么、想干什么。
有天,一个从宁夏银川来的男孩,让马振翼眼前一亮。
这个男孩姓杨,他在北京见到马振翼时,已经高中毕业快一年了,没有上大学。他的父亲是个工程师,家庭收入中等。小杨的父母觉得,孩子只要能进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大学,就很满意了。可聊了没多久,马振翼就在心里说:这是哈佛要的人才啊!
小杨长相普通,但给人的印象很阳光,善于表达,“聊他的经历,让人感觉很有趣、很兴奋”。他是从农村出来的,7岁之前,都生活在一处沙漠里。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天空常常是黄色的。
与天天备考的高中生不同,小杨花了很多精力,忙一件喜欢的事:做NGO(非政府组织)。
看到影响世界的潜力
小杨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他还跑到大学征招短期支教的老师,去偏僻地区的小学教
英语、电脑、音乐等。多的时候,他甚至召集到一百来名志愿者。“他看不惯一些公益组织的行为,但他并不只是发发牢骚,而是自己想着去做,去改变,亲手创办一家NGO。”马振翼说。
小杨办的NGO,是一家整合了当地公益资源的网站。比如,现在有20名可以支教的志愿者,把他们的资料发布到网上,哪家NGO需要,直接联系就可以了,不用到处找人;再比如物资,像电脑、书刊、过冬衣物等等,都发布到网上,大家支配。这个网站,实际上就是NGO资源共享的平台。小杨告诉马振翼,网站已小有规模,有200多家NGO成为他们的会员。眼下,他们正在做远程教学,想让偏远地区的学生,通过网络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小杨的另一段经历,也让马振翼很感兴趣。高中毕业后,小杨一个人去了西藏,在牧区与藏民生活了半年。
马振翼问小杨,去美国上大学,最想读什么专业?他回答说,中国经济改革30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受益最大。“我常常有种无力和受困的感觉。如果能去美国上学,最想读的是
经济学。我希望能学到好的知识和理论,将来回到家乡,改变那里。”
这番问答让马振翼很满意。“你们问,美国一流大学,有什么录取标准?这还真没有一个定律。如果硬要套的话,可以这样说:他们要的是将来可以影响世界的人,是具有这种潜力的人。”他飞快地说。
“在这个20岁的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潜力。他很有想法、也很有激情,这就是他身上的亮点。我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包装、制作,而是尽可能地发现、发掘。如果是一颗宝石的话,我只需要把上边遮蔽的杂质去掉,让它闪闪发亮。”
但小杨的考试成绩不理想,SAT(相当于国内的高考)分数满分是2400分,他只考了2000多一点。
哈佛对小杨的面试地就在北京。谈话结束时,面试官笑着对他说:“假如你被录取的话,你将是哈佛有史以来录取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
最终,哈佛的经济系录取了他,并给了全额奖学金。
SAT满分照样会被刷
“在美国,即使是那些在高中全校排名第一、SAT满分的学生,许多也照样会被哈佛刷掉。”马振翼说。
有媒体报道说,普林斯顿大学拒绝了一半以上SAT成绩接近满分的申请者。其他美国顶尖大学,也都有类似情况。据马振翼了解,哈佛的SAT平均录取分数只有2250分;公立大学排名第一的伯克利,只有2050-2300分。
“SAT满分是2400,谁可以告诉我,2300的学生,一定会比2250的学生,在未来成功率更高?在美国,有人做过一项调查,用学生的SAT成绩,只能预估出他大学第一学期的成绩,第二学期的就估不出来,完全没有因果了。美国的‘高考’,都没办法测出一个学生,进大学6个月后是什么样的,你怎么指望这个‘高考’,可以预测人10年、20年后的样子。”
马振翼说,美国的大学录取,大致看三大块:一是学习成绩;二是学生自己写的申请信;三是课外活动。成绩不仅有SAT,还要看高中阶段的平均成绩等。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当成绩过了录取门槛后,分数只能起30%的作用。
“你要想进入美国一流大学,光是成绩好不行,分数达标的学生太多了。这些大学,到底在找什么样的人?答案很简单:让人印象深刻、多才多艺和拥有特殊课外活动的学生。你的梦是什么?你的故事是什么?这些非常重要。”
马振翼列出一些美国名校比较看重的项目,例如:体育、社团、夏令营、研究性活动,或者参加实习、做义工、旅游、参加比赛,甚至还包括兴趣和爱好,哪怕是逛街买东西、玩电脑游戏和听音乐……“年轻人最大的课题,就是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做自己喜欢的事,加之不懈努力和坚持,成功离你就不远了。”
除了分数还能看到什么
从自己读书、教书经历中,马振翼得出的结论是:教育的重点,就是启发人。聊到中美两地学生的差异,他的回答是: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学生没有梦想。美国的教育,从小开始就教你发现自我,鼓励小孩敢想、敢做。它的文化也一再告诉人:只要你想到、你做到、你充分努力了,那你一定会得到。
中国的教育,没有给人理解梦想的空间。
“难道高考,就是你的梦吗?可它除了分数外,关于你是谁,你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你的梦是什么,这些能看到吗?没有梦想,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吗?没有梦想,中国能出乔布斯吗?”

为什么说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次公平竞争?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说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次公平竞争?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所处的社会是非常讲究阶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阶层,人这一生想要跨越自身的阶层是非常难的;其次呢,刚提到阶层,肯定也会有人在一生中改变,也许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但是高考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平台,有些人可以通过高考改变现有的命运;最后,高考作为人生中第一个可以改变阶层的机会,而且是绝对公平公正,所以说它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公平竞争!
创造网
以上就是创造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没考上可以上什么学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