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2024-11-17 16:41:21 | 创造网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相对较高,由于在正常投档录取后仍有未录满的高校,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通常会有所降低。但专业选择不一定如愿,需谨慎考虑。

2022年多省份已公布高考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例如湖南、河南、云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青海、福建、湖北、河北、江西、天津等。甘肃的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分别从7月8日、25日和8月11日开始;海南从7月14日、24日和8月5日开始;辽宁从7月16日、25日和10日开始。其他省份的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将随时更新。

征集志愿录取分数一般降低5-20分左右。首次征集志愿不存在降分情况,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次选择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录取分数可能不降反升,取决于高校的生源情况。降低多少分取决于学校招生情况。

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考生应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追求高分院校。合理搭配专业,形成志愿梯度,提高录取机会。选择服从调剂或坚持报考特定专业需根据个人情况权衡。在补报志愿时,需注意校方先期投档分数与自身分数之差、征集志愿名额以及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甘肃高考录取率是多少

百分之91。根据查询每日甘肃网得知。2023年甘肃省的高考人数为24.78万人,其中本科共录取11.85万人,高职专科录取10.82万人,一共录取22.67万人,22.67除以24.78等于0.91,因此录取率为百分之91。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创造网

今年高考题哪个省最难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今年高考题哪个省最难的相关内容。

TOP5 难度系数:★
对应省份:北京、天津、上海、福建
理由分析:这些自主命题和高考改革的省份,试题常常引领趋势、剑走偏锋,录取模式也是独步天下,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玩得好就是神,玩不好就是坑。
TOP4 难度系数:★★
对应省份: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辽宁、黑龙江、吉林
理由分析:西部省区的考生人数不多、试题长期稳定、录取政策也多有优惠,但玩得好的考生不多,但辽宁和陕西的985、211大学数量要比其他中西部省份多,所以考生不出省就有很多选择。
TOP3 难度系数:★★★
对应省份:陕西、山西、贵州、广西、宁夏、甘肃、海南、重庆
理由分析:这些省份的高考分数线通常比较稳定,录取率也位居中游。陕西是高考大省,但好在省内较好的本科院校比较多;其他省份的考生人数较少,考生的选择和回旋余地都比较大。
TOP2 难度系数:★★★★
对应省份:四川、山东、云南、河北、安徽、江西、广东
理由分析:这些省份的考生都是久经考验,应试经验非常全面,各地高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有共同之处,有的考生都是努力考到省外尤其是北上广的大学,成了顶尖大学最大的生源基地。
TOP1 难度系数:★★★★★
对应省份: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1、一个省的高考难度其实就是录取人数占考生总人数的比例。这个难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在省份的考生人数多少,如果考生多,竞争自然就非常激烈;二是录取比例,这才是更要命的,如果大学在某个省份招生人数多,录取比例相对就高,考大学就容易些,考生的机会也更多。
2、高考难度还体现在录取分数线上。同样的试卷,有的省份分数线高,而有的省却创下新低,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决定高招分数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试卷的难易度,二是高招人数的多少,也就是录取率的高低。对使用同一份试卷的省份来说,第一个影响因素是一样的,不存在难易度的差别。而第二个影响因素则大为不同,如果一个省份的本一录取率远高于兄弟省,那么本一批次录取的人数越多,分数线势必越低。
3、对于全国1卷,湖南分数线为9省中最高,但一本录取率为河南最低。一本线上,文理最高的均是湖南省,最低的均是福建省,其中理科一本线湖南比福建高64分,文科高59分。而在录取率方面,河南省和山西省都不到10%,对比福建省简直少了近一半的录取率。
4、对于全国2卷,吉林分数线为10省中最高,同卷同科分数线,最高与最低相差悬殊。一本线上,理科最高的是吉林,比青海分数线高出了116分;文科最高的是辽宁,比青海考生线高出了96分。
5、对于全国3卷,四川分数线为5省中最高。除了西藏含有较多少数民族考生,这几个省份的一本线相差不是特别大,理科最高的是四川,比最低贵州高出55分,文科最高为云南省比广西高20分。
6、对于自主命题、半自主命题省份,北京的一本录取率最高,达到了30.50%。而江苏一本录取率仅12.10%。

以上就是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相关推荐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本科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本科

在高考面前,天津户口是不是比北京户口还占优势?5月16日上午,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市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你以为和其他热点二线城市抢人一样,天津这次政策发布后,也不会有太大的波澜?但事实是,就在第二天,据新闻报道,30万人申请落户!导致系统瘫痪。有家长看到新闻,当天深夜就提交了申请,早上接到了短信,第二天就赶往天津办理手续。有的家长觉得忙完工作再弄,迟了两天,系统已

2024-08-27 16:22:11
艺术生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艺术生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艺术生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征集志愿是指每个批次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学生可以根据公布的计划再次填报志愿。简而言之就是有些学校招生没有招满,就会再次招生,在征集志愿时往年文化和专业都会降分,但2021年湖南省艺术类征集志愿专业可以降分!文化不降分!艺术类征集志愿填报时间:7月29日征集志愿学校名单28号公布(如果提前会

2024-09-16 23:10:32
高考志愿录取率高吗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多大
高考志愿录取率高吗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多大

高考第三第四志愿录取的几率有多大首先呢,现在很多高校注重第一志愿报考他们学校的考生,当他们在第一志愿里面没有录满考生的时候会考虑在第二志愿里面录取,以此类推,建议考生几个志愿都填满,万一你的第一第二志愿都落榜,那么至少还有第三第四志愿,当然要看你报的三四志愿的学校是否是热门学校,报的人是否多,还有学校的招生政策,招的学生是否多,如果学校不热门的话,三四志愿录取的机率还是可以的高考征集志愿

2024-10-22 06:21:48
2024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可以报几个
2024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可以报几个

2024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可以报几个填报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会比较大。一般来说,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要比首轮投档分低,录取分数也会有相应的下降,尤其是征集人数名额多的院校。以下是关于高考征集志愿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不大(2024考生参考)填报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会比较大。征集志愿汇总后,若进行征集志愿名单中的高校,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没能录满,那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就

2024-09-27 07:34:30
征集志愿怎么填报录取几率大
征集志愿怎么填报录取几率大

征集志愿怎么填报录取几率大填写如下:1、首先量力而行,服从调剂。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至于服从调剂这块,如果你读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选上,如果对专业有特别的要求,就想读报考的专业,那就不要选,但是也有再次落榜的风险。2、其次是对比高校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在填报时应注意

2024-11-17 01:38:32
高考志愿怎么算录取率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多大
高考志愿怎么算录取率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多大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多大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80%,相关内容如下:一、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征集志愿是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未招满的时候,发布的补录计划,一般,院校征集志愿都会降分录取,填报征集的录取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征集志愿汇总后,教育考试院根据”位次优先、遵循自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

2024-09-24 13:56:10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征集志愿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均设A、B、C、D平行的4个院校志愿,专科批次设A、B、C、D、E、F平行的6个院校志愿。第一、二批本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第三批本科和第四批高职专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也就是一本二本可以填六个学校,三本和专科可以填4个学校,或者是四个专业。不同省市可能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也会不一

2024-09-24 01:51:24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 征集志愿能填几个学校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 征集志愿能填几个学校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一般可以填报2、3个专业院校。补充学校根据首次录取情况确定。如果有大量的补录,学校的填报范围会相对缩小,而如果有少量的补录,可以选择更多的志愿机构。这一阶段的补录是一个补救阶段,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全国招生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补充录制在学生大学期间没有影响,一旦被录取,将享受与首次录取学生同等的待遇,在专业选择和培养方案上一视同仁。

2024-09-19 04:25:41